如果父母让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优点,孩子只会往坏的方向前进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马斯洛的“人性需求层次论”则告诉我们,人的“归属感”和“重要感”满足后,就会进入“自我实现”的层次。 所谓自我实现,我认为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力上变得“更能干”,另一个则是性格上变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马斯洛的“人性需求层次论”则告诉我们,人的“归属感”和“重要感”满足后,就会进入“自我实现”的层次。所谓自我实现,我认为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力上变得“更能干”,另一个则是性格上变得“更好”。

  仔细想想,一个家庭,不也应该是这么吗?如果把家视为一个公司,父母是领导阶层,子女是公司员工,当孩子在这个“公司”里,感受到尊重,并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他因为拥有归属感和重要感,进而得以自我实现,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跟领导有关的关键能力,包括了亲和力、尊重、沟通、关心他人、赞美、激励等,都可以用在子女的教养上。

  赞美,是赢得合作的最好方式,如果领导人经常赞美员工,他的团队一定充满士气,愿意对工作全力以赴。如果父母经常赞美孩子呢?

  有位妈妈来上卡内基训练,讲起孩子,说著说著,竟然就哭了出来:“我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十几名,总是一副没劲的样子,我为他担心死了,讲又讲不听!”讲师建议这位妈妈,每天找三件事肯定孩子,并且把肯定的内容写在小卡片上。讲师递给妈妈一叠小卡片,请她回去试著做做看。

  面对这项功课,这位妈妈一脸没有信心:“老师,这太难了,我的孩子没有什么优点,每天看到他,总是让我担心。”

  “每个人都有优点,只要你好好观察,一定能找出他的优点。”在老师的鼓励下,这位妈妈回去后,就很努力注意孩子的表现,并且把本来要责备孩子的话忍住,最后终于写下三张小卡片。

  她发现,每次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后,下次孩子就会愿意多做一点。孩子开始会帮忙摆碗筷、洗碗,而且也准时把功课做完。后来,这位妈妈不再写小卡片,而是直接买了一本笔记本,称之为“我家的赞美笔记”,把每天对孩子的赞美都写下来。孩子也会写下给家人的赞美,“赞美别人”从此成为这家庭里一个很棒的习惯。

  父母如果能够经常赞美孩子,不但能够改正孩子的偏差行为,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帮助孩子看见自己的优点。

  很多人会放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一无可取,也无法改变环境,长期下来,不但失去自信,对于未来也没有动力。如果父母让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优点,从此就像隔著灰色镜片看世界,一切都是灰濛濛。

  经常受到父母赞美和鼓励的孩子,会正向看待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有信心,也能乐观面对各种挫折或困难,人生就会朝好的方向前进。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com/education/729.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托福替考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相关阅读
教育快报
7*24小时快讯
教育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