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自行决定,即使成功也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权吧,对大脑发展也更有益

孩子拥有自主权,内在动机会更强,对大脑也更有益。孩子管理压力、克服挑战的经验愈多,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就愈能调节杏仁核。 科学证据支持由孩子决定 当一个人拥有做决定的空间,那么当他面对其他事时,也会觉得自己有

  孩子拥有自主权,内在动机会更强,对大脑也更有益。孩子管理压力、克服挑战的经验愈多,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就愈能调节杏仁核。

  科学证据支持由孩子决定

  当一个人拥有做决定的空间,那么当他面对其他事时,也会觉得自己有办法能够掌控情况。此时的大脑不只在学习如何做出困难的抉择,也在保护自己免于无助感带来的压力。孩子拥有自主权,内在动机会更强,对大脑也更有益。孩子管理压力、克服挑战的经验愈多,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就愈能调节杏仁核。

  在工作上遇过许多熟悉青少年脑部研究的家长,他们知道这时期的孩子喜欢冒险(就算这些风险看来很愚蠢),特别是有朋友作伴时。这些爸妈很清楚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如果要等到孩子的大脑成熟才让他们做决定,这样并不合理,毕竟这样得等到他们三十岁左右才行。

  大脑的发育是随着使用的情况用进废退,如果家长能鼓励、要求青少年自己做决定,等于是提供他们宝贵的经验,有机会诚实评估自己的需求,留意自己的感受和动机,权衡各个选项的利弊,试着找出最适合的答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的大脑去习惯处理艰难的决定,并承担这些决定的责任。这点很重要,对于孩子的未来大有好处。

  孩子不应该觉得自己只是爸妈的附属品

  爸妈企图主导孩子的生活时,短期内就算看到好处,长期而言仍是损失。一旦孩子觉得受到逼迫,就经常会抗拒对他们有益的事。

  麦特为了违抗宵禁,宁可被锁在家门口!就算孩子刚好是愿意顺从的个性,不代表就不会有后患,等到他们长大后过著成功的生活,会自认是冒牌货,不是凭一己之力量成功。

  咨商师兼作家戈特莉(Lori Gottlieb)曾在《大西洋》杂志发表的文章当中提出,她有许多个案都已经二十多岁了,都是好家庭出身,也拥有看似令人称羡的生活,为什么仍会莫名忧郁?这类病患最初难倒了她,直到后来她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临床关注的焦点向来是如果家长没有把为人父母的职责做好,会如何影响孩子。她写道:却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家长把小孩照顾得太仔细了呢?此时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戈特莉用学步期的小女孩为例探讨。孩子跌倒时,还没来得及意识到发生什么事,爸爸或妈妈就已经冲过去扶她,因为家长竭尽全力想要避免孩子受苦。可是,孩子受苦时,虽然让旁观的爸妈也难受,对于孩子培养复原力却是必经的过程。爸妈是太过心疼舍不得看孩子受苦吗?或者,是他们需要感觉到孩子需要自己?

  我们经常看到这些直升机父母以及过度照顾造成的后果。奈德老师有个学生莎拉准备出国一学期,跟爸妈一起来找奈德讨论。见面时,莎拉的爸妈说明了对于这个学期有什么目标,还有担心哪些事,也提出她会错过数学课,我们该怎么办?SAT测验要怎么好好准备?诸如此类的问题,全程几乎都是爸妈在发言。最后,虽然他们制订出大家都赞同的计画,奈德总觉得莎拉不大自在,于是,下一次他安排两人单独会面,询问她内心真正的想法。

  计画没什么问题,她回答,有问题的是我们。

  什么意思?

  我听到的永远都是我们这次得拿高分、我们今年要拿到好成绩、我们要写出更好的自传。显然,莎拉的挫折感已经压抑了一段时间,写自传的又不是我爸妈,明明就是我。根本没有所谓的我们可言好吗?每次听到他们那样讲都让我受不了。这是我的人生、我的学业,包括烦死人的自传也是要由我来写。

  莎拉的爸妈所传达出的讯息恰恰相反。莎拉其实是个天资聪颖、学习动机也很强烈的孩子,她接收到的讯息却永远都是爸妈不相信她的选择,甚至从不考虑该让她自己做决定。

  由你决定,我相信你对自己的人生有能力做出考量周全的选择,也懂得从错误中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com/education/640.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与远古人同行1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相关阅读
教育快报
7*24小时快讯
教育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