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反抗的辅导与教养秘诀!当我们不尊重孩子,也不要期待孩子会尊重我们
“教官,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这么做的理由?”听到这句话,刚演讲完正准备离开的我在心里鼓起掌。对著台上的教官,其实我也很想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这么做的理由?”只是,我没这个高中生那么勇敢。 依照我的演讲经验
“教官,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这么做的理由?”听到这句话,刚演讲完正准备离开的我在心里鼓起掌。对著台上的教官,其实我也很想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这么做的理由?”只是,我没这个高中生那么勇敢。
依照我的演讲经验,这一大群坐在体育馆地板上聆听讲座的高中生,已经是非常配合地参与了。
如同许多大型的学生演讲场合,无论是活动集合前或活动结束离场前,总会有教官、学务主任或生教组长等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声地叱喝,维持秩序。这一场演讲也不例外。
演讲结束,教官一站到台上,立即对著台下的学生们大声喊著:“起立!动什么动?树懒啊!给我站好,坐下,还在讲话!”同学们就这样依教官的指令:起立,坐下,起立,坐下……当中参杂了教官劈里啪啦的数落与责骂。一旁的我很纳闷为什么教官如此要求。我可以理解教官在这当下展示了自己的权威,以好好管理底下的众学生。但这样一来,原本 happy ending 的气氛被弄得有些杀风景,正准备离去的我也超尴尬的。
在这起立、坐下、起立、坐下……来来回回,令人一头雾水的情况下,当教官再一次说“坐下”时,远远地只见一个男同学直挺挺地站著,在四周一片坐著的学生群中,显得相当突兀。却也令人好奇,这个学生到底要干么?这位男同学很冷静地对著教官问了一句话,“教官,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这么做的理由?”天啊!他真是太帅了!我不禁在心里拍起手来。
对立反抗的辅导与教养秘诀
伺候?门都没有!
当我们不尊重孩子,可以确定的是,也不要期待孩子会尊重我们。在对老师的演讲中,我会提到,去学校服务时,辅导室会帮心理师用马克杯准备水──这时,紧接著就问现场听演讲的老师们,“那我们会不会帮对立反抗孩子准备水?”其实这问题根本不需要问,可以想像大部分的老师会摇头,说:“拜托,我还帮他准备水?这个学生目无尊长、侮辱老师,我还帮他准备水?还得伺候他?我不吐他口水就已经很好了。”
我知道这是老师的气话,但是多少也可以理解老师的不以为然,“为什么孩子对待老师极尽羞辱,我们却还得以这种方式来对待他?”不过,多少还是会有老师愿意准备,我继续问:“通常学校会帮心理师用马克杯装开水,那你会用什么杯子帮孩子装开水?是纸杯?还是马克杯?”
关于这一点,我强烈建议老师们请一视同仁,用马克杯。不用担心孩子会对你丢马克杯;但是如果给孩子纸杯,反而要担心他对你丢纸杯。对立反抗孩子非常敏感,他们总是从这些细微的做法,来观察大人对待他的友善、尊重的程度。孩子不需要被尊敬,但需要“被尊重”。
脱口而出之前,秒停顿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当一个想法即将说出口时,会先停顿下来,仔细地觉察:我确定要这么说吗?这个觉察可能只是短短的数秒钟,甚至于一秒钟都不到。这个习惯有助于我谨慎地将自己要讲的话,很快地在脑海中闪过。当然,这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的一种自我觉察。
包裹在尊重里的“顺从”
请想一想:自己是期待孩子“尊重”?还是期待孩子必须“顺从”?尊重与顺从,是两件不同的事。
当我们期待孩子必须顺从,就会非常在意他的反应是否顺著我们的要求。当孩子没有顺著我们的想法,或者没有表现得符合期待,就很容易引起我们心里的不悦。
一视同仁地尊重
“尊重”这件事情,是不分长幼、不分大小,也不分位阶的。老师需要被尊重,父母需要被尊重,孩子何尝不也需要被尊重。当我们互相尊重,我相信一定会减少彼此对立的情况。
到底该如何达到尊重?或许,可以思考:我们期待对方怎么做,是尊重我们吗?相同的道理,回到我们和孩子之间,就可以很清楚要怎么样对待孩子。
比如在家里,要找在房间里的孩子时,你会一边敲著他的房门,一边叫他的名字呢?还是先轻敲几下,稍微等待,看孩子是否有反应,再决定要不要叫他的名字?最忌讳的做法是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贸然地直接把门打开,这不只打断了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以孩子的立场来讲,是对他超级不尊重。当然,你不尊重我,我也懒得尊重你。
设立必要的界限
“我在跟你讲话,你那是什么态度?”孩子的反应,常让大人感到不以为然,甚至整个情绪被孩子的某些表现激了起来。“你那是什么态度?”仔细想想,孩子的哪些行为是我们觉得不以为然,无法接受的,例如叫嚣,眼睛瞪著我们,在我们面前砸东西、怒骂三字经,二话不说,掉头就走,或是吐口水、握拳头、比中指。
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个“界限”,无论他心里多么生气,无论他心中有多少不满,这样的界限都必须存在,而不是自己生气了,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因为生气和行为是两回事。“你那是什么态度?”在如此责问孩子之前,请先问问自己:那我们期待孩子表现出哪些态度?
请孩子列出“被尊重”清单
“尊重”两个字用说的很容易,但是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呢?在教室里,可以这么做:请孩子写下在过去的经验里,他曾经遇过别人什么样的举动或反应,让他自觉被尊重。尊重不同的意见,彼此将传递良善的对待。
尊重,绝非讨好
“难道做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对学生低声下气,一定要讨好他们,不能有所要求,让学生对我们的态度变好?你觉得这样子,老师还有尊严可言吗?”一些老师提出了这个疑问。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们必须了解,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极端与绝对。
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并不等于刻意讨好孩子,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调整态度,并不等于讨好。调整态度,也不等于什么事都不去要求。对于对立反抗的学生,该有的要求、合理的要求,都依然需要,只是要思考以什么方式要求,孩子才会配合。
向“外”参考范本
向外参考,向外学习,也是方法之一。试著去了解,哪些老师和这个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互动的方法,随著每一个人在班级经营、教学现场,以及师生之间的特质、孩子的反应,会有所不同。透过这样的观察和判断,可以了解其他老师怎么说与怎么做,包括说话的语气、音量、时间点、用字遣词,及说话的表情、肢体动作、语调、所讲的内容等。
道歉的力量
若是自己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内容、字眼不友善,我们是否有勇气向孩子道歉?犯错了,承认就好了。我们大人也会犯错,不要害怕,不要担心,不要认为对孩子道歉,自己的形象、地位就会受到折损或动摇。
其实正好相反,看到我们愿意面对与坦承自己的错误,也是让孩子了解大人和小孩都会犯错。不怕犯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我们也正在示范这种勇气)。
想想看:造成我们不敢、不愿意向孩子道歉的想法是什么?这样的想法到底合不合理?我们在意的面子、尊严,又反映了什么?是否可以很具体地,把所谓的面子、尊严清楚地罗列出来?对自己有多一层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去看见,和孩子之间互动的细微之处。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net/dongtai/863.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德莉·海明威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 1
- 2
- 3
- 情人节将至!孩子早恋的4种情境,家长应该怎么做?2020-08-13 13:30:50
- “只是暂时到养老院住住”等老父母一住进去,子女就狠狠抛弃2020-08-13 12:38:40
- 为了父亲节吃什么母子吵翻!父:以疼惜对方、尊重对方的态度讨论2020-08-13 12:36:39
- 你的孩子有“公主病”吗?从 7 个迪士尼公主角色,找出潜在的人格特质2020-08-13 12:34:08
- 杭州大象画室已做好2021届备考方案,以应对美术艺考新趋势2020-08-13 10:47:49
-
火爆校园!20所高校为青春励志国漫《麻辣女配》点赞
2020-04-08
-
一场Fashion Show Party来袭,华尔街英语学员上演时尚秀
2019-10-30
-
4
华丽丽的“对抗赛”来了,华尔街英语广州学习中心开启有趣互动
2019-10-30
-
郑老师联手任正非合作推出: 未来科学家(数理化尖子生)培训教育计划
2019-10-09
-
壹鼎生涯和腾讯云合力打造智慧教育云端生态
2019-10-09
-
OpenCV影像处理与电脑视觉应用by Python
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