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风润桃李 悠悠岁月谱华章

作者: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张晋蓉 天山下,玛河畔,一座与共和国同龄,与人民军队同源,与兵团精神同根,肩负屯垦戍边特殊使命的朝气蓬勃的大学正在茁壮成长,她就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石河子大学。 传承红色基因的

  作者: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张晋蓉

  天山下,玛河畔,一座与共和国同龄,与人民军队同源,与兵团精神同根,肩负屯垦戍边特殊使命的朝气蓬勃的大学正在茁壮成长,她就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石河子大学。

  传承红色基因的石河子大学从战火硝烟中一路西行,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74载,无数英雄儿女在这里默默耕耘、奉献青春、贡献智慧,用满腔热血抚慰祖国母亲最边远的脉络,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天动地事迹在这里传唱,践行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在屯垦戍边伟业中成长。

  石河子大学校园的一处草坪上,静静矗立着一座雕像,在他坚毅的目光中,我们体会到他对兵团的热爱、对石大的眷恋,他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援疆教师、石大师生最敬仰的学者孟二冬老师。孟二冬老师带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热爱和深情厚谊,千里迢迢从北京大学来到石河子大学支教。他用满腔热情温暖这广袤的新疆大地、他用智慧推动兵团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他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他是多么希望把更多的知识播种在石大学子的心田。正当他意气风发、大展宏图时候,不幸患重病,倒在耕耘的讲台上。他在患病期间仍然殚精竭虑,时时刻刻挂念着石大学子,考虑着石大教育未尽的事业,他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诺言,他的“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精神永远在中华大地上传唱。

  石大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经常能看到一位银发老人在和学生们讲述兵团前辈们的英雄事迹,他就是共产党员、曾获高校教学名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石河子大学教授曹连莆老人。今年84岁的曹老1961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他放弃内地优厚待遇毅然来到兵团,扎根边疆,用自己勤劳的汗水浇灌新疆各族人民的友情之花。曹老常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育种,育人。”六十多个春夏秋冬他默默耕耘,用勤劳汗水和智慧总结出了“三式育人”经验并同时主持完成了二十多个麦类优良品种,为兵团教育事业和农业事业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受曹连莆老人扎根边疆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感染,他带的一批批学生,不论是出去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做国外的访问学者,大都能学成之后如期归来,去扎根边疆农业科研和教育事业。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这是江南大学援疆教师陶谦发自内心的声音,陶谦老师从一人援疆到全家援疆的先进事迹在石大师生中广为流传。2014年春天,陶谦老师带着江南大学的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来到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挂职担任副院长,承担起《食品工艺学》、《饮料概论》和《食品学科导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结合江南大学在课程内容、授课方法方面的先进经验,他组织了多次教学研讨会和学生座谈会,极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并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他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立竿见影,食品学院相关专业迅速成为“王牌专业”。陶谦老师的妻子朴银实老师是江南大学的副教授,她以实际行动响应陶老师扎根边疆的理念,选择提前退休来到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担《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一对夫妻就这样开始了援疆人生旅程。学习法律专业的女儿陶然被父母支援边疆教育事业行动深深打动,放弃在无锡市待遇优厚的工作,毅然来到了距离石河子大学八十余公里的下野地垦区法院炮台法庭担任一名基层书记员。在石河子生活近10年的悠悠岁月里,新疆大地的美丽富饶、新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爱已经深深植入到陶谦老师一家人心田,新疆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茫茫戈壁,他站成一棵胡杨,

  把根深深扎入贫瘠的土壤。

  八千里路,他举家前往,

  把先进理念带进西部课堂。

  祖国的需要,

  就是他心的方向。

  这正是陶谦老师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涓涓细流,最终换来山花烂漫。老专家、老教授、知名学者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精神时时刻刻影响石大学子,近些年来6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新疆和兵团建功立业,他们正成为新疆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在天山南北。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21届的毕业生苟娜放弃回内地生活的机会选择入职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她说:“在母校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兵团、爱上了兵团,坚定了我献身教育事业、扎根兵团建功立业的决心。”

  石大校园里,这样感人的事迹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刻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今天的我们在博学楼明亮的教室里朗朗读书,学习本领,明天的我们也会像前辈们一样响应党的召唤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屯垦戍边事业中奉献青春、建功立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党旗所指就是我们共青团员的前进方向,国家召唤就是我们青年人的人生使命。

  文字: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张晋蓉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com/dongtai/3600.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未知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相关阅读
教育快报
7*24小时快讯
教育图文排名